家园互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园互动 > 健康知识 > 内容

如何有效地向孩子表达拒绝?

发布者:陈蓓蕾 日期:2016-03-18 访问次数:178


一位母亲向我抱怨道:“我讨厌孩子们说脏话,这让我难以忍受。我们在家里从来不说脏话,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学会的。”


“你是怎么向孩子表示你不喜欢他们说脏话的?”我问。


“我告诉他们,不要说脏话。”她说。


“你会经常这么说吗?”我问。


“哦,我说了不知多少遍,连我自己都不想再说了。”


“那么,如果你的孩子不顾你的反对,一直打你的话,你只会简单地告诉他们‘不要打我’吗?“


“当然不会。我会清楚地向他们表明,打我是不能接受的行为。”


“你觉得孩子会不会听你的话呢?”


“如果我十分严肃的话,他们会知道我是认真的。”


“这是不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你说的话并不算数?你的孩子明白这一点。”



父母们经常哀叹:“当我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他们总会大发脾气。如果我说‘可以’,就万事大吉。怎么才能让孩子接受我的反对呢?”


我的回答是:“肯定与否定并不重要。”父母们听了都感到十分惊奇。我指出,关键在于孩子是否相信父母能够坚持他们的决定。如果父母决心已定,并且明确地表达肯定或者否定的意见,孩子就会作出适当的响应。




有多少次,我们未经考虑就对孩子说“是”?它并不反映我们的真实想法,而只是我们的情绪反应和对孩子的轻率敷衍。孩子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的肯定并非出自真心。同样,我们也会在看似没有理由拒绝的时候说“不”,让孩子觉得我们的态度很随意。结果,在他们看来,我们的肯定和否定都没有实际意义。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坚持要求,我们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决定。


如果父母自己都不遵守家庭规则,也就无法激励孩子遵守。难怪孩子会挑战父母的底线,一再逼他们食言。例如,一个孩子要求父母给他买iPod touch,因为他的朋友们都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给他买了,他的新奇感也会很快消失。然而,为了取悦孩子,加之自己的信念并不明确,父母会屈从于孩子的要求。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妨说:“我知道你想要iPod。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它是否对你特别重要。如果我们都相信,它能够让你更积极地对待生活,那我们就想办法让你得到一个iPod,比如你自己也付一部分钱。此外,我们还得讨论你该如何使用它。”


进行这样的对话时,孩子会明白,父母不会随意地答应或拒绝他的要求,他们的决定背后总有严肃的理由和谨慎的思考。坚持运用这种有意义的对话,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同盟。




一旦与孩子达成这样的共识,父母就不必被动地监管孩子,而可以依靠孩子成熟的程度来维持他们的协定。如果孩子不够成熟,父母仍然决定与他们达成协议的话,就需要作好孩子违约的准备。因此,父母在回答“是”或“否”之前,需要先做好自己的情感功课。


如果父母自己的生活能够体现诚信的原则,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拒绝。因为孩子明白,父母说“不”的原因并非滥用他们的权威。由于我们的肯定或者否定不是出于随机的意愿,孩子就会相信,父母的决定背后总有一个坚实的理由。因此,孩子也会欣然接受父母的意见。


如果父母根据潜意识里那些未经解决的情绪问题对孩子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而不是依据孩子的发展需要,势必会引起冲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明确自己决定的目的,分清我们与孩子的轻重缓急,那么即使孩子不喜欢我们的决定,也会尊重我们的意见。


很早以前,我就学会了不向压力低头,无论它来自我的女儿还是社会。无论“别的”人怎么做,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决定和我对女儿负责的态度。在我们的文化中,同侪压力、学校、影视、互联网等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根据我们的内心准则作出关于孩子的决定至关重要。我们的决定需要发自内心,而不是来自任何别的压力。当我们说“是”,百分之百意味着肯定;当我们说“不”,则绝对意味着否定。因为我们的意愿植根于内心和现实,所以孩子会遵从我们的决定。




当然,如果我的女儿唠叨不断,我也可能会发火,但这不会改变我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她会明白,我的拒绝并非出于刻薄,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如果为了所谓家庭的“和平”,我可以很容易地对女儿说“是”来取悦她。然而,这样做表面上看皆大欢喜,却无益于我们成为合格的父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满足孩子情感发展的需要。


因此,当有人对我说“我的孩子沉迷于网络”的时候,我会指出,互联网并非问题所在。电子产品本身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清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目的。随心所欲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该或者不该看某个电视节目、可以或不可以上网都是毫无意义的,那样只能削弱我们决定的权威性。父母首先应该阐明自己的意图,问问自己对电子产品有什么看法?我们是否一方面痛恨它们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却一有机会就登录社交网站。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别玩电脑了”,然而这句话很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过是个临时保姆——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决定孩子是否应该使用某种电子产品。这也难怪孩子会在遭到父母随性的拒绝时大发脾气,因为说“不”本身并不构成问题,真正成问题的是我们拒绝孩子的方式。


父母的肯定或否定都要依据他们的深层次意图,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种目的并非要控制孩子,而是必须符合现实的情况,与孩子的真实需求相一致。例如,我们都相信,用脚吃东西是不对的。我们需要通过奖惩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吗?不需要,因为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作出示范。


《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是沙法丽博士最新力作!帮助父母远离亲子冲突,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实现!著名主持人奥普拉、育儿节目主持人杰奎琳•格林、纽约顶峰学校校长卡伦•弗里杰尼诚挚推荐!




瑞安市牡丹早教实验中心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