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班级聚焦 > 社会 > 内容

现代家教的误区

发布者:管理员 日期:2013-03-23 访问次数:202

 

其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对于下一代的影响深远。以下案例,是生活中常见到的。孩子的家长,既有普通市民,也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人士,但他们教子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当好现代家长的基本素质,希望通过对下述案例的解析,给大家以必要的启迪。

 

    ◆“公共汽车上的家长与儿童”

 

    案例:在 中国的公共汽车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主动地给带着儿童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主动让座,可让座的结果却是儿童游荡着小腿,理所当然的神态坐 在座位上,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则是拿着儿童吃喝穿戴或书包,站立在旁,嘴里替儿童或嘱咐着儿童谢谢让座的好心人们。

 

    简析:为老弱妇孺让座,是公共美德。成人们的言传身教,为的是让儿童耳濡目染。可结果给儿童的心理暗示却是,人们就该给我让座,家长就该站立在旁,我坐在这是理所当然、心安理得。人们司空见惯,家长司空见惯,儿童司空见惯。这种司空见惯、久而久之隐性的危害不值得深思吗?

 

    ◆现代版的“孔融让梨”

 

    案例:在中国家庭里,常常上演着现代“孔融让梨”:孩子拿着水果在礼让着家庭所有的长辈们。孩子说:“爸爸妈妈,您吃!”爸爸妈妈说:“好孩子,我不吃, 你自己吃吧!”孩子说:“爷爷奶奶,您吃!”爷爷奶奶说:“好孩子,我不吃,你吃吧!”孩子说:“姥爷姥姥,您吃!”姥爷姥姥说:“好孩子,我不吃,你吃 吧!”最后孩子心满意足的独享其果。

 

     简 析:家庭中常常上演的类似现代“孔融让梨”一幕幕,一直在给儿童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家长们永远不需要也不会和我分争水果的,是真的;我的礼让,只是一个 过程,一种形式,是假的,最后结果是我自己独享其果,是真的。但永远都是能够得到赞扬,是真的。在这种真真假假反复上演的过程中,给儿童的最终教育结果不 就是“用假的可以换真的”心理劣质吗?家长教育不能只重儿童“孔融让梨”形式和过程,更要让儿童从“孔融让梨”的结果中得到孝顺敬老的养成性教育。为了让 孩子从小,从骨子里流淌中华孝道的美德,家长们应该坚持分享“这一口”,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家长们“需要这一口”心理习惯,长大才能为了家长的需要习惯而从 行为习惯,从骨子里真心真意的孝敬家长。

 

    ◆只偷了10元钱

 

    案例:一位出租司机告诉我说,他大舅哥的孩子,经常偷家里的钱,已经三年了,家里人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提了五个问题:一、孩子多大?二、每次偷多少钱?偷 钱干什么?三、家境如何?四、家长是如何认识如何处理解决的?五、犯别的错误是如何解决的?回答:孩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每次偷十来元钱,买小食品咱系列 玩具;家境很好,很富裕;偷钱可是不得了的品质问题,决不能轻饶,就暴打暴骂,还找遍了亲朋好友甚至大学心理教授来给孩子做工作;犯别的错误也是暴打暴 骂,如在外面打架了,在家里打碗了等等。

 

     简析:重视孩子的品质问题值得肯定;但只偷10元钱的孩子未必是品质问题,家长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思维;孩子每次只偷10元钱,仅仅是为了满足买小食品攒系列玩具心理 需求;孩子坚忍不拔的偷了三年,其实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心理导引,那就是偷钱和在外面打架了,在家里打碗了等等是一样的性质,没有什 么区分,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都是一样的惩罚,暴打暴骂;家长费尽心机,还找遍了亲朋好友甚至大学心理教授来给孩子做工作,将孩子作为一个劣迹的坏孩 子,推到众人前轮番轰炸,可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而导致孩子麻木不仁,岂能见效?只偷10元钱的事情发生在家境比较好的家庭,令家长不 解,急躁,无奈,甚至无助。建议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今后的教育中能给孩子一个明晰的犯错性质的区分度;找孩子比较信赖的成人或同伴,和孩子 一起认真的谈谈此事;家境允许的话,以奖励的方式,主动按时的和孩子一起去买回想要得小食品攒系列玩具,阻断孩子偷的念想;要坚决取缔暴打暴骂和轮番轰 炸,从保护和尊重孩子的人格做起。

 

     ◆一提写作就哭闹

    案 例:广州的一位家长,在网上咨询说;我和我爱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深知写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可我的孩子,才小学四年级,一提写作,就烦躁哭闹。 不知怎么办好?我给家长提了两个问题:孩子的算术学得怎样?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回答:算术比较优秀;孩子非常喜欢漫画。我又给家长提了两个建议:一提写 作,孩子就烦躁哭闹,可能是在写作方面受到过伤害或挫折,因此在孩子面前不要提写作的事;四年级的孩子算术比较优秀,非常喜欢漫画,很可能是一个很有潜质 的孩子。家长就从孩子喜欢漫画的兴趣入手,和孩子一起看漫画,聊漫画,孩子有兴趣,一定有话可说,乘兴鼓励孩子把聊漫画的内容写下来,并鼓励孩子写完后交 给学校老师,四年级的孩子就漫画写作,一定新鲜新颖,可能会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的。并私下里与老师沟通好,一定要表扬孩子,并且要坚持这样做一个阶段,有 可能解除孩子对写作的心理障碍。一个星期后,家长回信说,还没有来得及跟老师沟通,但孩子的作文已经在全班作为范文朗读,孩子回来很兴奋,对写作有兴趣 了。我们很感谢您,一定会坚持这样做下去。

 

     简 析:家长重视孩子从小文理并进的发展,重视写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很重要性,关注并准确掌握孩子的兴趣,这是家长教育观进步的的表现。但作为高级知识分 子,面对孩子一提写作就烦躁哭闹,却束手无策,又反映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尤其是面对孩子异常的心理和行为的引导和解决能力欠缺;从孩子兴趣入 手,是解决孩子心理与行为问题捷径,但家长是否关注和掌握孩子的兴趣是前提,保护孩子的兴趣比培养孩子的兴趣,更重要更容易些;家长和老师是孩子童蒙养正的关键,第一不能伤害孩子脆弱心灵,第二要记住孩子成功成长的真谛是:“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

 

     ◆好心未必能够得到“好报”

 

    案例:一个鹅毛大雪天,我打车下班回家,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四五岁孩子在雪地里,焦急的拦着出租司机的车,说要送孩子去英语班学习,实在打不上车了,大姐要 是顺路戴上我和孩子吧,帮帮忙吧,要迟了到。其实一点也不顺路,我告诉司机,带上他们,先拐一下送他们去上课,在拐回来送我回家。一上车,妈妈就忙着考孩 子背英语单词,考了四个,不会3个,只会一个还是磕磕巴巴的。我问,这样辛苦 效果好吗?妈妈说,没有办法,别人的孩子都在学呀。出租司机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时也送出去学英语,当时学得还不错,可现在已上小学,英语反而学得不好。 我说小学该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了,该学的时候,孩子对重复学习的内容兴趣就不高,容易疲倦和怠懈,还会影响孩子养成专心专注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慎 重为学孩子选择学习的班和课。

 

    星期天傍晚,一个豁豁牙孩子很委屈的在反反复复背有关ZCS的绕口令,总也背不好,我对孩子妈妈说,孩子刚开始学朗读,已经是要很努力的事了,在人前能够大声地流畅的读就应该是很不错的了,何况孩子正在掉牙漏风,干嘛非要背ZCS的绕口令?孩子妈妈说,是小记者班的要求。做不到孩子要挨批评的。

 

     简 析:为了不比别的孩子差,家长们盲目攀比,不惜重金,以牺牲孩子欢乐的童年为代价,为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学习班;这样那样的学习班里,有着这样那样对孩子 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不科学的内容和要求,家长们还得盲目的协从,充当着戕害孩子的帮凶;这样那样的学习,付出那样大的代价,换回的仅仅是少数孩子的“早 会”,而不是“早慧”,可怜的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却有可能导致孩子在“早会”中畏学厌学心理和懒学怠学的行为。


瑞安市牡丹早教实验中心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